查看原文
其他

调研手记丨赵永峰:要把养老事业作为政府头号良心工程

2018-03-06 上海虹口

↑↑↑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内容


我们的长者,以一生辛劳绘就了上海这座城市光辉的今天,他们理应是最值得被尊重和爱护的人。虹口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,到去年底,全区老龄化程度已达到37.93%,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,这个百姓牵挂、社会关注的问题也一直是我心头的牵挂。通过这次大调研,我深深感到,做好养老事业是政府应尽的职责,更是头号良心工程,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既要有近忧,更要有远虑。

——虹口区委副书记、区长 赵永峰


老有所养要解决好

百姓当前“焦虑”


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我来到嘉兴路街道、红日养老院进行走访,并就此召开养老机构负责人座谈会。言语之间,老人家纷纷向我吐露了自己的“心里话”:老年人就怕生病,医院不给常住,出了院就没有专业照护!现在养老院里有了医疗机构,真是解决了我们的“燃眉之急”,再有康复护理就更好了。



我当场给老人们和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作了解答:现在全区已经有12家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,有14家养老院与医院共建结对,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,只要符合条件,养老机构都可以申请。还有,家庭医生就是大家的“健康守门人”,目前,全区已有超过70%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签约了家庭医生,虹口还开设有特别面向老年人的“个性包”服务,将全力保障大家的医疗需求。



调研回去的路上,老人们和养老机构负责人的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。看病难,老年人看病更难,康复护理更是难上加难,做好医养结合迫在眉睫。


只有努力打通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的“围墙”,实现“养”和“医”的无缝衔接,老年人的晚年健康幸福才会真正得到保障。


老有所养还要为

百姓未来打好“算盘”


随着“银发浪潮”来袭,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。面对“421”“422”的家庭结构,谁来养老、在哪养老、如何养老等问题,亟需政府提前谋划和综合设计。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,我也一直在思考,养老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,这个问题不仅关乎现在,也关乎未来,既没法回避,也不应当回避,需要政府、社会、家庭共同来想办法、找出路。



首先,政府要作为。人、财、物一样不能少。比如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,平时看材料仅是感觉到“缺人”,多与养老机构、老年人和护理人员聊一聊,聊出了背后“缺专业”“缺职业获得感”的根本问题,作为政府就要“对症下药”。还有,调研中有老年人跟我“吐槽”:听说政府帮我们安排了很多服务,新闻里看得到,实际上找不到。这让我开始反思,长者照护之家、老年人助餐点等这些林林总总的为老项目,我们是否可以“打个包”,集中“快递 ”到老年人“家门口”、甚至“屋里厢”。



其次,社会要支撑。要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养老问题,仅靠政府“买单”是不够的,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。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,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需求,动员社会各方力量,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养老产品和服务,共同织好养老“保障网”。


还有,家庭要给力。“百善孝为先”,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良好风尚,作为子女不仅要尽好赡养老人的天职,更要为善为、行善道,让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传统美德在社会蔚然成风。

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调查研究正是破解发展难题、民生困惑的“金钥匙”。我们一定要把群众的真心话谨记于心,以贴近实际的政策和务实的作为加以解决,把群众最期盼的事真正办好,让每一位老人、每一位居民都能生活得健康幸福、安心舒心。



推荐阅读


海伦路通车美容教育新知 民生事务全市通办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